(通讯员 杨锐 周驭天/文 李睿涵/摄影)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学校关于生产实习(社会课堂)的相关要求,2025年暑假期间,williamhill威廉希尔251名大三学生(包括18名空天力学拔尖班学生)依托16支行业实践队,由34名指导教师带队,深入40余家航空航天院所、民营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生产实习(社会课堂)实习实践,在航空航天科研生产一线的实践中锻炼自我、淬炼青春,学真知、悟真谛、长才干、作贡献,期间共发布高质量实践推送、新闻稿18篇,阅读量超1万次。2025年11月12日下午,williamhill威廉希尔在沙河校区J5-102举办2025年williamhill威廉希尔生产实习(社会课堂)风采展示答辩会,潘翀院长和学院教指委专家、带队老师代表共17人出席交流会担任教师评委,20余名队员代表各自实践队进行风采展示,此外还邀请了70余名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作为学生评委参加交流会。风采展示交流会由院长助理杨锐主持。

杨锐老师首先回顾了williamhill威廉希尔2025年生产实习(社会课堂)课程发展与建设,从学校要求、推进过程、工作成效等方面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风采展示环节开始前,潘翀院长发表讲话。潘院长表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社会课堂的建设和推进,学院每年投入大量经费保障支持,老师们调动各类资源精心设计实习实践内容,就是希望同学们能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熔炉中去,深刻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实践精神,深入生产一线、建立工程认知。潘院长也强调,AI时代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势能”,如何将这些“势能”转化成自驱力的“内能”和行动力的“动能”,潘院长鼓励同学们要主动利用学校一流的软硬件资源,主动探索、积极作为,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为具备独立人格的正能量的人,在时代潮流中昂扬向上、不畏困难,为祖国空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航人的青春力量!。

“筑梦大飞机 试飞向未来”实践队聚焦我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的历史沿革、当前发展与技术创新,学习试飞工程专业知识,参与试飞公司一线工作,完成了对试飞前沿领域的调研与总结。“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件设计与制备技术(天津)”实践队赴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习,聚焦于火箭整流罩等关键部件,深入学习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与工艺,并亲手实操部分生产环节,将理论付诸实践。“赴延庆氢航院研学,探究低空经济技术发展”实践队聚焦氢能航空与低空经济,队员们通过激光切割、复材制作、发动机拆解等亲手实践,并走访无人机及检测企业,系统认识了从设计、制造到适航取证的飞机全生命周期,夯实了工程基础,拓宽了行业视野。“先进航空器设计与制造”实践队围绕“航空器设计与制造产业”开展实习,通过专家授课、企业研学,从气动、飞控、仪器仪表等领域,展开了对航空工业各领域与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各环节的研究性学习。“天目氢鹏——氢动力无人机设计与生产”实践队走入天目山实验室,在天目山一号设计团队指导下完成氢动力无人机设计方案,产学研深度融合。“无人机设计(北京矩阵驭风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围绕飞翼布局无人机总体设计展开需求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以及外场试飞等工作,验证了总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航”行双城,“成都及绵阳航空航天产业”实践队探索航空航天的奥秘,深入探究无人机产业,揭开低空经济的帷幕。“新概念异构旋翼飞行器研制”实践队围绕“1+4”升控解耦构型,开展“理论设计-仿真验证-外场试验”全流程研制工作,完成了50kg级异构旋翼飞行器的研制,通过数十架次飞行测试,充分验证了控制系统及异构旋翼构型的可靠性。“航空生命保障与工效学试验技术”实践队围绕航空生命保障开展实习,调研了AMECO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事业部与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基地,进行了人类工效学标准的研究。“古都航程——感受大国航空产业”实践队以航空制造全流程”为脉络,走访西飞,一飞院,试飞院,强度所等,实现多维度认知突破。“力学前沿研究”实践队成员们前往中科院力学所,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后,结合自身专业兴趣,选择心仪导师,开展科学研究,深入体验科研过程。“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实践队前往511所,深入到卫星空间环境试验车间,了解并学习了实际工程中的环境模拟技术,感受了航天作为一项宏大系统工程的魅力。“天目领航-低空无人装备技术”实践队围绕低空无人装备的研发、制造与应用链条,依托天目山实验室,辐射前往浙江省各地开展产线研学、专家授课、生产实践、红色教育等相关活动。“特种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实践队围绕特种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主题,组织学生前往了多个研发中心、厂区,开展实操教学与现场实习,加深了学生对航空工业相关各领域及飞机设计制造各环节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青年在实践中历练,以实践求成长、求创新、求奉献,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williamhill威廉希尔积极推进社会课堂建设,成立社会课堂管理专班,由院长牵头,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抓,专设一名院长助理负责推进,各所系教学主任具体实施,组织系列专班推进会、座谈会、评审会、大班会、培训会、见面会等,逐渐探索出一套工学交替、理技融合、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社会课堂新范式,构建了“认知性—生产性—研究性”三阶段递进式育人模式,形成“学院主导—所系协同—导师落实—企业支持”四级联动机制。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社会课堂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拓展实习资源、深化校企协同、强化过程管理,为加快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实干精神的航空航天人才注入青春力量!